导读:年轻人是一代不同于一代,但换成哪一代,都不会跟软妹币过不去。前两天一兄弟说,国企领导贪污工资,看了这些,你就会明白,为啥国企的工资是这样
要能涨钱,谁还批评年轻人啊。
01咱们这一届年轻人不容易。
动不动被封不说,还动不动被批评,随随便便就能被扣一顶“年轻人看不起工人兄弟”的帽子。 这顶帽子可真看得起年轻人,说送外卖的看不起工人兄弟,这寒碜谁呢?
作为80后,我也觉得年轻人一窝蜂都去当网红、搞直播,不是一件好事。
但要是把年轻人不进厂子这锅,甩给年轻人,那斯基是不同意的。
再说了,谁说咱年轻人不爱进厂子?只要待遇过得去,谁还能跟饭碗过不去?去年那会儿,河南卷烟厂流水线上招工,那985、211研究生还不是上赶着去。
流水线都这么吃香,搞得人家卷烟厂还凡尔赛了一把:
咱们给出的门槛也就是本科,但耐不住名校生的热情啊,那么也就只能择优录取了。
茅台之前流水线也招工,每一波都整得很热闹。
2017年,茅台酒厂在官网上公布招聘300多名制酒工人。
结果几十万人抢着报名,第二天,杯具就发生了:
报名系统被挤爆了。
就这,您敢说年轻人看不起工人兄弟?
就这门槛的工人兄弟,那比某些事业单位都香了。
究竟谁瞧不上谁,大家心里都门儿清的。有人说,流水线跟流水线能一样么?
确实不一样。
这不最近吵吵的是,年轻人连国企都看不上了。
为啥这么说呢?因为胜利油田有位工人说:
胜利油田一线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年轻工人了,工人年龄结构也出现断层,四十岁左右的已经成为工人中的“年轻人”。
光听这话,大家翻译得好像没毛病,年轻人竟然连国企都看不上了。
02不过,也有人会问:
油田工人跟卷烟厂工人,能搁一块儿比较么?油田工人多脏多累多危险?
那话可不能这么说,当年待遇好的时候,油田工人的风光程度不亚于卷烟厂工人。
那些年,在石油人眼里,你没有一份油田相关的工作,四舍五入就约等于没有工作。油田一涨工资,楼下的煎饼馃子都要涨五毛!
所以,年轻人吃不吃得了苦,受不受得了累,还是得软妹币说了算。
996不苦不累么,猝死不危险么,年轻人还不是抢着干?
再换位思考下,如果程序猿996,月薪5000,看还吃不吃香?
到时候,还不得批评年轻人,连程序猿都看不上了。
年轻人是一代不同于一代,但换成哪一代,都不会跟软妹币过不去。 这位胜利油田的工人,说了一个真相:
一线工人的招募目前主要以劳务派遣形式开展,而如今已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接受这种安排,就算有年轻人来,离职率也非常高,基本上留不下来。
说到这劳务派遣,咱年轻人就气不打一处来。
劳务派遣确实是舶来品,人家国外也用得很顺手,但人家是真劳务派遣。
到了一些地方,这劳务派遣就变样了,入乡随俗,改良了。
真劳务派遣,那是临时性、辅助性、替代性岗位才用得上的。
比如谁家厂子员工怀孕了,找个劳务派遣临时替代下。
谁家厂子要办个大活动,差很多会务人员,那找劳务派遣。
到了我们这里,这玩意儿就玩出了新境界。 03咱们的一些大企业,工资总额虽说被限制了,但总不能让大家过苦日子吧。
都是过惯了舒坦日子的人,一下子节衣缩食的,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。那上有政策,下总该有对策的吧。
所以,人家就打上了“劳务派遣”的主意。
只要有了劳务派遣,员工还是那些员工,工资还是那些工资,活却有更多的人顶上了。
这些劳务人啊,干着同样多甚至更多的活,拿的却不如人家合同工。
不仅名字没资格出现在员工花名册上,连拿的钱都没资格出现在“工资”这一栏。要么被处理成了“管理费用”,要么被处理成了“经营成本”。
一来一去,让一部分人赢麻了。
当然,这不只是工资的事儿。
不少国企,这些年也没啥编制了,那没编制了拿啥体现合同工的身价呢?
还不得用别的身份来衬托一下,"劳务派遣"就补上了这个缺。 为啥要体现合同工身份呢?说来说去,也都是生意。
以前就有人反映:
国企进人的价格从2万元到10万元不等。
也就是说,想进国企,得先摸着门路交“过关费”。暴利还催生了黄牛党,专门为应聘人员牵线搭桥,从中收取中介费。
这事有关部门都出来谴责过。
好了,说回胜利油田。
你说吧,大家都是国企,为啥人家卷烟厂、茅台厂大家挤破头要进,胜利油田就混成了这副模样。
这锅吧,还真不能随便甩。
04胜利油田的爸爸,是中石化。
对,就是那个“天天哭穷,年年领补贴”的中石化。
别看两桶油日子过得挺滋润的,油品升级它涨价,国际原油涨价它涨价,国际原油降价它还未必降价,但它还是整天哭穷。
有一种说法是,伊拉克的石油都是自喷井。
拿铁锹在砂子里面挖几锹,油就出来了。
而咱们的油一口井打下去几千米,还不见东西,所以采油的成本是人家伊拉克的7倍。有人可能会说,成本高就不采了呗,全靠进口也成啊。
这逻辑从咱老百姓的角度来说,也不是不行;但从国际博弈的角度来说,这是不行的。
那咱老百姓也不是不通情达理,该采还是得采。
成本高,你们就勒紧点裤腰带采呗。
人家可不是,油价贵也就算了,用的啥都贵。
2009年,有人到中石化大楼参观,负责接待的人想凡尔赛一下。
让大家猜猜悬挂在大堂中间的一盏吊灯的价格。
猜千儿八百的也有,猜上万的也有,有人最高猜到了10万。
接待人一看,到自己发挥的时候了,说:
再加10倍也不够。1200万。
05这价钱,见过世面的人也不敢这么猜啊。
不过人家中石化也出来回应说,这玩意其实就值156万。
至于大家信不信,反正我是信了。
中石化整的天价事件还不少,除了这天价吊灯,还有天价名片、天价酒。
大家听了,也都挺替中石化操心的,总觉得这孩子看着挺大个,咋老被人忽悠呢。中石化不只是买东西被人忽悠,投资也被人忽悠。
2014年中石化集团年中会上,总部分析了14家企业,包括炼油和化工。
这些企业14年间投资2400多亿元,连续亏损差不多将近2000亿元,越投越亏。
真不知道,有些人是没有生意头脑呢,还是太有生意头脑了。
2015年,就传出中石化要裁人了,不裁还不知道,这大个子负担这么重。
身上背着110万名在职职工,100万名离退休、协解人员的包袱。
连当时的一把手傅成玉都说,
再不改就成恐龙了。
但真要裁,那拦腰裁都不够。
因为在西方大概只用10万人就能完成正常生产,所以理论上讲,中石化得裁掉90万人。 那显然是不现实的。
为了给这些合同工搞出路,那时候中石化还把自己搞成了“劳务派遣”公司的角色。
多出来的员工派出去给民营公司打工。
如果民营公司的待遇不好,中石化还给补贴。
所以像胜利油田这样的,是拿不出卷烟厂的派头,去招一线工人兄弟了。
但现在的年轻人可不傻,谁愿意拿着几千块的钱,去拉一驾拖着上百万人的马车啊。 臣妾做不到啊。
[b]当然了,我只是在说中石化![/b]
福利图[34P]
感谢支持
赞(7)